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期到啦!你关心的问题在这儿
2022-09-16 14:17:00          来源:浙江健康教育 丁香妈妈 | 编辑:李彤 |         

一入秋,很多病毒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流感病毒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也即将进入高发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以下简称“2022版《指南》”)。2022版《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22—2023年度接种建议。


郴州疾控收集了几个大家最关心的流感疫苗相关问题希望能够解答大家心里的疑惑。

1. 为什么一定要接种流感疫苗?

患上流感,人往往会全身酸痛、寒战高烧、咳嗽喉咙痛……症状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可能会导致如混合性肺炎、急性坏死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2. 多大能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6个月以上就能打

流感疫苗并不是接种就立即起效,需要2-4周才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来说,每年11-12月是流感的高发季,因此,9-10月是最佳接种时间。

《指南》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以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当然,整个流行季节的任一阶段仍然可以进行接种,都能产生保护力。

3. 流感疫苗是每年都要接种吗?

是的。


一方面,流感病毒的流行亚型每年都有变化,且容易变异,去年的疫苗不一定能对今年的病毒亚型起到良好的抵御效果。


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6~8个月,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只有每年都接种,才能获得持续的免疫力。

4. 优先推荐哪些人接种?


根据2022版《指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指南》同时指出,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

5. 流感疫苗要接种几剂?

对于灭活流感疫苗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
2)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
3)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减毒活流感疫苗

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6. 必须和上一针间隔 1 整年才能打吗?

不是的。

流感疫苗推荐每年接种,但这里的「年」指的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流感流行季节(跨自然年)」。在一个流感流行季节里,均可以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比如:2021年11月打了流感疫苗,2022年9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2022年3月打了流感疫苗,2022年9月依然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7. 哪些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1)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等)过敏者禁止接种。鸡蛋过敏不建议作为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2)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患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仍存在一些慎用证,接种前,务必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过敏史及服药史等。

8. 接种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吗?

不一定。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9. 打过「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是流感疫苗吗?

不一样!

流感疫苗预防的是「流感病毒」感染,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以及包含其成分的联合疫苗(如五联、四联等),预防的是 「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这种细菌的感染。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不能代替流感疫苗。



10. 除了打疫苗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
2)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3)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打扫,保持环境清洁。
4)勤晾晒被褥,勤换衣。
5)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聚集性场所。必须前往时,建议佩戴口罩,并及时更换。


END

责编:李彤

来源:浙江健康教育 丁香妈妈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